原标题:用陇剧艺术讲述敦煌故事
——国家级非遗保护补助项目陇剧《敦煌》将上演
“我虽然腾身越过沙千里,依然是敦煌城里虔诚顶礼的拜佛人。行德我今日里效玄奘西域行,轻提笔启运程研新墨展丝帛译出佛经千万卷……”5月25日上午,省陇剧院戏曲百戏剧场里锣鼓铿锵,陇韵悠悠——
国家级非遗保护补助项目陇剧《敦煌》历经40余天的排练,已进入演出倒计时,该剧将于5月29日、30日晚与观众见面。
用陇剧艺术讲述中国故事
陇剧源于陇东道情,流传于甘肃东部的环县及曲子镇一带,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有趣的是,当时因演出排场和活动方式均极为简便,全部箱具乐器一头毛驴即可驮走,当地群众又称这种皮影班子为“一驴驮”。
1959年,陇剧开山之作《枫洛池》进京献礼演出“一炮走红”,被誉为“陇上奇葩”,我省命名由《枫洛池》奠基的舞台艺术新样式为陇剧,正式成为戏曲百花园中一个新兴剧种和甘肃的地方戏曲代表剧种。2006年5月,陇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陇剧是陇原的一朵艺术奇葩,敦煌是享誉世界的艺术之花,我们重排《敦煌》,就是想以陇剧艺术,讲述中国故事,让两朵陇原之花在舞台上璀璨绽放,并碰撞出更多闪亮的火花。”省陇剧院院长王存告诉记者,省陇剧院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剧(道情戏)的保护单位,一直以来秉持立足甘肃本土文化,用陇剧讲述甘肃故事的原则,先后创排了《枫洛池》《草原初春》《异域知音》《燕河风波》《天下第一鼓》《敦煌魂》等一批戏迷观众耳熟能详的优秀剧目。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重排《敦煌》,为更好传播敦煌文化、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讲述丝路故事、增强文化自信贡献陇剧力量。
该剧由我省著名剧作家王元平根据井上·靖(日)同名小说《敦煌》改编,以回鹘族公主格丽莎的命运轨迹为结构框架和发展脉络,描绘了一幅炎黄子孙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宏伟画卷,以跌宕起伏的故事充分诠释了敦煌文化“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胸襟,“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该剧特邀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担任历史顾问,杨长春担任作曲,中国戏曲学院马骏担任配器。
用舞台“课本”传承陇剧艺术
2002年,原甘肃省陇剧团更名为甘肃省陇剧院后,相继创排了陇剧“三部曲”《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黄河“三部曲”之一的《大禹治水》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的精品剧目;演员雷通霞、佟红梅、窦凤霞分获第16届、第26届、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人才是陇剧传承创新的根基。”王存告诉记者,早在20年前,我省就创排过陇剧《敦煌》。时隔20多年,此次重排陇剧《敦煌》,一方面是通过陇剧艺术形式,向敦煌守护者致敬;另一方面,秉持省陇剧院“出人出戏”宗旨,以培养三级人才梯队建设为抓手,落实“bc”角培养计划,通过“梅花奖”演员的传帮带,培养新生代演员,“因为对演员来讲,舞台是最好的教科书。”
“很荣幸能参演陇剧《敦煌》。”青年演员谭强说,“梅花奖”获得者雷通霞、边肖老师均曾演出过《敦煌》,“可以说,我们是踩在巨人肩膀上。”
“陇剧《敦煌》虽为重排,但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古而不旧,新而不生。”导演安炜说,敦煌是世界的敦煌,陇剧人抱着对敦煌的敬畏之情和对陇剧艺术的热爱之心,全情投入创排,以小事件展现大背景,以小人物讲述大故事,既追求经典剧目现代化、传统剧目程式化,又从唱腔念白、肢体语言、戏曲音乐等方面极力突出陇剧特色。在剧情发展上,则充分遵循“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的艺术规律,让《敦煌》更好看。在舞台方面,则“‘去臃肿化’,让演员淋漓尽致地发挥艺术和角色特点。”
为更好呈现全新陇剧《敦煌》,《敦煌》剧组自2022年10月成立以来,从音乐、配器、灯、服、道、效、化等方面不断提升、修改和打磨。
此前,省陇剧院还专门组织主创和演职人员前往庆阳环县采风,让大家获益匪浅。
“肢体表现中的‘三道弯’,充分展现了皮影的动感艺术和特点。”饰演回鹘族公主格丽莎的青年演员段宏娟说,前期环县采风让自己对陇剧特色更有感悟,而40多天的排练,则让自己在身段、唱腔、道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据悉,5月29日、30日演出后,《敦煌》剧组a、b、c三组青年演员也将以“周周演”的形式,携陇剧《敦煌》每周与观众见面,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陇剧绽新颜、发新声、育新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