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刚 程楠 赵伟宏 兰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省白银市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中国铜城”之称。过去,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曾让当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度不堪重负。最近10年,黄河白银段多项治理和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治污十载保母亲河安澜
在白银市白银区,一条清清水流沿着沟壑走向潺潺流淌,由北向南蜿蜒30余公里后,汇入黄河。
这条东大沟曾是白银这个老工业基地最大的排污通道。当时,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业废水直排东大沟。“造成沟道铜、铅、锌、砷、汞等重金属严重污染,对黄河水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白银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水清川说。
白银区王岘镇崖渠水村村民李成保回忆,那时他上班常从东大沟经过,总能看到忽红忽绿,甚至是发黑的水体。“沟道周围还特别臭。”他说。
2012年,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启动,白银市开启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综合治理污染行动。通过污染底泥处理、边坡修复等多项举措,工程在2019年完工并通过验收。“在全面改善沟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切实保障了黄河白银段的水环境安全。”白银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生军说。
“这10年,东大沟树多了,夏季草也绿了,空气越来越好,就连野兔也能时不时看到。”李成保说。
治污先溯源。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该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曾是当地最大的污染源。
从2012年起,企业主动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国企主体责任,以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启动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约200亿元,相继实施了包括铜冶炼制酸系统升级换代等重大污染治理和技术革新项目。
最近几年,企业还通过配套各类环保治理设施,持续深化污染治理。目前,该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79.6%,颗粒物排放量减少了85.4%。“制酸尾气二氧化硫基本控制在排放标准一半以下运行,彻底扭转了铜冶炼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生产效率低的落后局面。”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总工程师吴克富说。
科技之“眼”护河畅水清
这两年,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白银不断探索利用科技手段守护好“母亲河”生态安全。
2021年3月,白银市生态环境局与国家电网白银供电公司签署电力大数据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启动“电眼看黄河”项目,开展对黄河白银段4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的用电监测分析。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互联网部副主任周龙介绍,“电眼看黄河”电力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是通过聚合企业用电数据和融合环保部门数据,对近5年的企业用电量分析之后,建立数据模型而开发的一款监测分析平台。
平台将当地沿黄排污企业电力gis(地理信息系统)与环保区域分布图进行叠加,形成排污企业日常生产的热力分布图。“从而实现对有可能出现异常排污行为的追溯和宏观监管。”周龙说。
通过对企业用电量信息等的监测,技术人员可精准研判企业是否开启治污设备,并能向环保等部门提供执法依据,为有关部门污染治理决策提供辅助意见。“这也是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新的智慧和yd77699云顶国际的解决方案,助力当地打造黄河流域的优良生态环境。”周龙说。
目前,这一电子监测平台已在白银市、兰州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甘肃省内的沿黄市(州)整体应用与推广,并对黄河甘肃段75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的用电进行监测分析。未来,技术人员还计划将“电眼看黄河”在全国沿黄九省(区)进行推广、拓展与应用,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好技术支撑。
滨河“绿肺”润幸福生活
原来,在白银市白银区的黄茂井村,从村边流过的金沟河曾让当地居民愁眉不展。“河道里多是些垃圾、砖石,这烂泥沟到了夏天更是臭气熏天。”村民高松平说。
作为白银市主城区的排洪沟,弯弯曲曲的金沟河最终也将汇入黄河。这几年,这条当地人眼中的“老大难”沟道,也迎来了“整容”时刻。
从2018开始,按照“先行截污、再造驳岸、营造景观、促进产业”的要求,白银市斥资7亿元开始实施金沟河生态综合治理,从截污、护岸和创造景观等方面进行生态修复。
白银市白银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罗继刚表示,通过金沟河生态综合治理,河道旁的金岭公园,再加上周边新建成的体育公园,“这里如今已是一个占地1500亩的生态公园。”
金沟河现在已是当地有名的景观河。每天早晚,来这里健身、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正在打太极的胡延平,是白银区嘉华园小区居民。他说:“这两年,环境大变样,能在公园里锻炼才美气哩。”
通过沟道治理、生态修复、植被覆盖等一系列植绿、护绿及增绿行动,白银市的黄河两岸正“脱胎换骨”,美景倍增。驱车沿河而行,数十个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也成了知名网红打卡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果正在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说。
“到‘十四五’末,白银市城区的城市绿化率将达到40%,我们力争把家乡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城市。”罗继刚说。